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肯定喜欢别人夸自己,也喜欢别人找到自己的亮点。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的评价在孩子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表扬后,他们会觉得很开心。这可以说是育儿知识之一,那么什么是早教知识呢?如何辨别真假?
多看书而不是网上的育儿知识
(早教育儿书籍1-1)
对于编辑来说,早教育儿书籍的可信度高于网上的知识,所以书里的作者对他写的东西负责,而且一般网上的人不会对自己的言论那么负责。小编并不是说网络上的育儿知识不可信,而是网络上的知识需要我们甄别真假。是不是很麻烦?以下是编辑推荐的一些早教育儿书籍:
1、15封给青年教师的信
2、新手教师上路——幼儿教师必读
3、对话幼儿教师——走向专业成长之路
4、中小学学习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一次尝试
5、爱与教育
6、窗边的小豆豆
7、国际教育新理念
8、反思教育习惯
9、专注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
10、20师资培训
11、教学不跪
12、学习,不要听学校的
13、小学生心理辅导笔记
14、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的新探索
15、拯救男孩
16、儿童心能力测试--更了解儿童
17、儿童绘画心理
18、15分钟改变儿童
19、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幼苗助长的危机
20、体验孩子:宋庆龄幼儿园区域活动案例
21、儿童游戏-在游戏中成长
22、好入门必备的育儿心理学
23、学习是愉快的对话
24、走向程序化教学——幼儿园程序化教学的探索与案例研究
25、幼儿学习档案-真实记录孩子的学习历程
26、用爱教育人
27、向孩子学习
28、懂得学习
29、明天的学校
30、艾米尔
早教育儿书籍狭义早期教育以上是指以上阶段的早期学习大多数家长认为早教就是让孩子提前开始学习阅读、写作和数学,让孩子能够在开始正规教育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早教育儿书籍面对这种早期教育,不少教育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强调,孩子需要解放天性过早的学习只会给孩子带来负担并不会带来太大的好处。
1、早教不是早教
早教越来越为人所知但一直是狭义的,将早期教育等同于学习应试教育的内容显然是不妥当的更准确地说,早期教育是指每个孩子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早期教育:0-6岁的家庭教育,而不是早期教育孩子的成长周期是有一定规律的任何促进它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不要让孩子很快接触到应试教育俗话说童年只有一个珍贵,长大的权利还给孩子。
2、早教的基础是家庭
谈早教育好的早教基础一定是家庭换句话说如果父母对孩子有要求,父母自己必须先去做这就是“言传身教”。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连这些基本的东西都做不到,而是希望通过教育机构来做,无异于寻鱼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父母的一个或两个性格或行为特征的影响。这正是由于他们日常的言行也会对孩子自身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
3、早期教育侧重于心理发展
一出生就进入了家庭已经开始接受家庭的早期教育,如果把早期教育延伸到孩子出生之前也就是妈妈肚子里的胎教,也可以称为早期教育可见早期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此外早期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能力培养,如体力、智力和心理能力,例如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没有建立自信他就不会想自发地做事,即使他有做事的本事他也会怀疑自己。一些小困难会使他绊倒因为在心理上他缺乏把事情做好的信念。
小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明珠,但一定要给孩子一定的锻炼空间陪伴而不是束缚给孩子自信而不是打击,另外人们之所以会遇到很多麻烦多半是认知不足因此家长如果早教孩子,就应该学习早教知识改变内心对早教的认识。
相关推荐:- 上一篇:都有哪些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
- 下一篇:早教店加盟初始投入一般成本是多少